close

第五課  遠足到格蘭切斯特     

透過標題,你覺得這課是屬於哪類文章?

(一篇遊記。)

 如果作者沒有在文中提及旅遊的時間點是十月,你還可以從哪裡判斷作者旅遊的季節?

(第二段:「沿著健行小徑往前走去,兩旁的行道樹已經換上新裝,黃得燦爛,也紅得眩目。」因為秋天到了,樹葉會由綠轉黃或紅,換上新裝。)

作者所描述的景色,分別運用了哪些感官呢?從文中找出例證來說明。

(例如:視覺:兩旁的行道樹已經換上新裝,黃得燦爛,也紅得眩目。/兩旁巨木林立,無聲的陽光穿越蒼綠的葉叢,把光明帶進幽暗的樹林裡。/林子裡落滿一地不知名的咖啡色果實,圓圓亮亮的,像打了蠟的栗子,看起來香香脆脆的,真想好好咬上一口。/翻新泥土在耕耘機的操作下,形成漂亮的弧線,像是被梳理過的巨人髮辮。嗅覺:初秋亮麗的陽光,晒出了翻新泥土的新鮮味兒。)

. 文中提及「就在我撿石頭把玩時」,作者如何描寫見到的那位中年男子?作者為何要提到他?你覺得作者想要傳達的意念是什麼?

(中年男子穿著運動鞋,一副運動休閒的穿著打扮。所以他可能是當地的居民,既不是觀光客,也不是上班族。如果是觀光客或上班族,可能不知道路徑,也可能趕著上班。作者在文中提到這位中年先生,應該是要傳達出當地悠閒自在的生活模式,和親切待人的性格,這是作者感受到當地的人文特色。)

作者為什麼要提到大黑狗和牠的女主人?

(作者主動對大黑狗招招手,對牠的主人笑一笑,表示出友善的態度。而大黑狗皺皺鼻子,從身邊錯過,長尾巴掃過作者手裡的番茄,作者想藉此告訴我們,她覺得當地的人和動物,都具有友善和親切的特質。)

如果把文章分成開頭、中段和結尾,你會把意義段如何區分?

(開頭是第一段,說明格蘭切斯特的地理與傳說;中間第二至十六段分別敘述樹林、田野和當地建築特色;第十七段是結尾,點出此行尋找劍河源流的目的未完成。)

本課大意:

(作者到格蘭切斯特探險,漫步小徑中,彷彿走進神祕的森林。作者怕迷路,向一位中年先生問路,順利走出樹林後,又看到不同的景色。途中,一條大黑狗和牠的女主人,也吸引了作者的目光。這一次「探險」,雖然沒尋找到劍河的源流,但靠著路人的指引,也找到了格蘭切斯特,當地的建築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郁甄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