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5年5月1日

笛卡爾的迷思議論文

200px-Frans_Hals_-_Portret_van_René_Descartes  220px-DescartesGraduationRegistry  

之前我們經常讀到的文體為記敘文,「笛卡爾的迷思」這一課為議論文。

議論文的創作目的,是在於提出自己對某一論點的意見和主張,以說服他人信服自己的見解,

同時批評別人的意見,以及辯論事物之利害得失,使人信服為目的的文字,稱為議論文。

議論文通常由論點、論據、論證和結論所組成

 論點:作者所提出的見解和主張

       「有時候,你相信的事情,它不一定是事實;

         有時候,你不相信的事情,卻可能是事實。」

 論據:用以支持論點的證據

       反例 :笛卡爾

              假設 :阿基米德的故事是假的

              求證 :計算。當時希臘的技術,不可能有那麼大的凹面鏡。

              結論 :阿基米德的故事是假的

       正例 :伊奧安尼斯˙薩卡斯

              假設 :阿基米德的故事是真的

              求證 :利用「很多面鏡子」燒毀小船。

              結論 :阿基米德的故事有可能是真的

 論證:用論據去支持和證明論點的方法或過程

 結論:重申作者自己的主張,並總結全文

       一、在權威面前不必自卑。

       二、設定思考方向務必小心謹慎。

       三、面對問題的態度: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不妄下斷言

以上是課文段落對照議論文結構,如此就很容易瞭解議論文體了。

 

以下是本週的基礎、挑戰題  請先在家中預習

 

基礎題

 

1.  相信的事情,是不是就是事實?(經)

 

2.  笛卡爾是具有懷疑和實驗精神的什麼專家?(球)

 

3.  他讀到一則希臘故事,是敘述什麼事,而讓他有追根究柢的想法?(經)

 

4.  他得到的印證是什麼?(球)

 

5.  在一九七三年希臘科學家伊奧安尼斯‧薩卡斯他做了什麼實驗?結果為何?(教)

 

6.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什麼?(經、球)

 

7.  凡事要不產生迷思,不判斷錯誤,應秉持什麼態度?(教)

 

 【挑戰題】

 

8.  此篇議論文要說服你的論點是何?(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冰欣老師 的頭像
    王冰欣老師

    六年級

    王冰欣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